摘要:
目的:探讨导航导杆引导椎间孔镜手术穿刺定位的作用,分析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航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两组均进行椎间孔镜手术,其中导航组采用导航导杆引导穿刺建立椎间孔镜工作套管,传统组采用传统C型臂X线机透视下建立椎间孔镜工作套管.比较两组术中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及穿刺时间及术后1d、3个月、6个月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即刻缓解,患肢直腿抬高试验转阴性.穿刺次数,导航组穿刺为1.10±0.31次,传统组为10.53±5.5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次数,导航组为8.30±1.24次,传统组为60.00±15.1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时间,导航组为5.05±2.01min,传统组为34.80±6.3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导航组分别为2.6±0.8、1.8±0.4、1.4±0.3,传统组分别为2.8±1.1、2.1±0.2、1.6±0.5,两组病例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病例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导航导杆引可以精准引导椎间孔镜手术工作套管的建立,解决椎间孔镜技术的瓶颈问题,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次数,避免副损伤及缩短穿刺时间,减少术者及患者X线辐射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