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合成具有抗菌活性的新结构硫脲类化合物.[方法]通过α-异硫氰酸酯中间体与不同伯胺缩合合成硫脲类化合物,利用质谱、核磁分析鉴定结构,并评价其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六种新结构的硫脲类化合物以及一种α-异硫氰酸酯类衍生物,对几种代表性病原细菌和真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硫脲类化合物对新型隐球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结论]通过不同结构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可能筛选出具有抑制新型隐球菌等致病菌的前体化合物.
推荐文章
桃金娘烯醛基噻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α-蒎烯
桃金娘烯醛
噻唑-腙
合成
抑菌活性
微波辐射下香豆素基缩氨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和抑菌活性研究
缩氨基硫脲
香豆素基
微波辐射
合成
抑菌活性
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抑菌活性
噻唑啉
合成
杀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结构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鉴定及抑菌活性评价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硫脲衍生物 异硫氰酸酯 抗菌 新型隐球菌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微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7-1443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1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国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73 6.0 7.0
2 陈义华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4 2 1.0 1.0
4 唐越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1.0 2.0
5 王敏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脲衍生物
异硫氰酸酯
抗菌
新型隐球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通报
月刊
0253-2654
11-1996/Q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817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0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682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