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锌指类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信号转导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小麦锌指转录因子基因TaDi19A的耐冷性能进行鉴定,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并获得与TaDi19A互作的候选蛋白,以解析TaDi19A介导的抗逆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对低温处理的小麦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一个锌指类转录因子TaDH9A.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TaDi19A的分子特性,用SMART在线工具进行蛋白结构分析;用GSDS和PHYRE2在线工具分别对TaDi19A结构和蛋白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用NetPhos 2.0 Server数据库预测TaDi19A蛋白磷酸化位点.以低温处理的小麦cDNA作为模板,通过SYBR Green染料法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Di19A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模式.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TaDi19A,通过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用T3代拟南芥进行耐冷性鉴定,分析低温处理对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长、鲜重和存活率的影响.检测转TaDi1 9A拟南芥中抗逆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分析TaDi19A调控植物耐冷性的作用机制.构建诱饵载体pGBKT7-TaDi19A,验证自激活活性;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将诱饵载体pGBKT7-TaDi9A和小麦cDNA文库共转化酵母AH109感受态细胞,通过SD/-Trp/-Leu/-His/-Ade和X-α-gal显蓝反应筛选得到阳性克隆,测序和BLAST分析获得候选蛋白.[结果]小麦TaDi19A编码区全长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8.03 kD,等电点为4.74,基因含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TaDi19A蛋白靠近N-端包含锌指结合结构域,C端为Di19结构域,预测的TaDi19A蛋白三级结构包含2个α螺旋结构.磷酸化位点分析结果显示TaDi19A蛋白含有12个丝氨酸、9个苏氨酸和3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aDi19A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正常生长条件下,转基因和野生型拟南芥没有明显差异,低温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长明显大于野生型拟南芥,并且耐冷性强于野生型拟南芥.下游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CBL1、CBL2和KIN1等冷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在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量都升高,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TaDi19A可能通过调节下游冷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冷性.通过对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到的候选互作蛋白进行初步分析表明,这些候选互作蛋白主要参与植物体的信号转导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表明TaDi19A在植物的逆境信号转导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小麦TaDi19A受低温诱导表达,过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冷性;而TaDi19A功能的发挥可能需要其他蛋白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