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不同土地覆被方式土壤有机碳的差异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研究岩溶区碳循环的特点和规律.以西南岩溶地区森林、灌丛和果园3种土地覆被方式为研究对象,对0~100 cm各层土壤总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差异和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土地覆被方式以森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12.53~39.33 g·kg-1),灌丛次之(8.48~27.99 g·kg-1),果园最低(8.40~18.61 g·kg-1),不同土地覆被方式土壤总有机碳不仅在0~20 cm差异显著,而且在40~70 cm土层也有明显差异(P<0.05);各土地覆被方式0~100 cm各层土壤均以>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为主,果园土壤>2 mm团聚体质量分数在0~90 cm土层显著低于森林和灌丛(P<0.05).(2)土地覆被方式对土壤>2 mm大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森林土壤>2 mm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为12.32~39.88 g·kg-1,在0~100 cm各层均显著高于灌丛和果园,并且灌丛土壤>2 mm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在0~30 cm和40~90 cm土层也显著高于果园(P<0.05).另外,果园土壤<0.25 mm微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含量明显高于>0.25 mm大团聚体,然而森林0~100 cm土层和灌丛0~3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3种土地覆被方式,>0.25 mm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均高于<0.25 mm微团聚体;森林、灌丛和果园0.25~2 mm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为40.31%~67.76%,41.99%~59.38%和48.72%~68.18%,是贡献率最高的团聚体;不同土地覆被方式之间>2 mm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差异最为显著,森林土壤明显高于灌丛和果园;3种土地覆被方式中果园土壤<0.25 mm微团聚体对有机碳贡献率相对较高,其0.053~0.25 mm微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为13.08%~26.98%,仅次于0.25~2 mm大团聚体.
推荐文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岷江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
岷江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土地利用方式
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贡献率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特征的影响
喀斯特山区
土地利用
团聚体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土地利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保护的影响
大团聚体保护性碳
土地利用方式
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溶区不同土地覆被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覆被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6-1513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2|X144
字数 73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7.09.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4)
共引文献  (566)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区
土地覆被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