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媒介技术的发展状态来看,标志设计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不仅丰富了大众的审美效果,也由于再次创新而附带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往的静态标志设计尽管在艺术上与文化内涵上有着极强的渗透力,却由于千篇一律的视觉轰炸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在媒介运营市场竞争力不断尖锐化的今天,从静到动的标志设计,既体现了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同时也蕴含了与以往不同的特殊社会文化内涵.笔者从新媒体技术视野下探析了目前动态标志设计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期为我国新媒体核心竞争力建设及媒介运营环境的优化,提出实际可行的相关建议.
推荐文章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外语课堂互动初探
社会文化理论
外语
课堂互动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学前儿童
心理行为问题
社会文化
新媒体艺术设计影响下的正定隆兴文化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新媒体艺术
正定隆兴文化
视觉传达
论新闻个性的社会文化成因
新闻个性
文化成因
政治观念
道德价值
叙事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媒体技术视野下动态标志设计的社会文化内涵
来源期刊 新闻传播 学科
关键词 标志设计 社会文化内涵 新媒体技术 建议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传媒产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文 上海杉达学院传媒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标志设计
社会文化内涵
新媒体技术
建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传播
半月刊
1672-0261
23-1147/G2
大16开
哈尔滨市地段街1号
14-2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918
总下载数(次)
41
总被引数(次)
104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