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运输方式下赴高原驻训人员的急性高原反应差异.方法 随机抽签选取急进高原的300名男性官兵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输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从出发地(200 m海拔)乘飞机到达拉萨(3 680 m海拔),休整后公路运输到目的地(4 400 m海拔);B组:从出发地乘火车沿青藏铁路至拉萨站,休整后公路运输到目的地;C组:从出发地乘火车沿青藏铁路至格尔木站(2 800 m海拔),休整后公路运输到目的地.在出发地和目的地分别检测脉搏、血压和指血氧饱和度,采用急性高原反应国际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3组高原反应发生率,并统计学分析各组差异.结果 3组调查对象的急性高原反应均为轻度,A、B、C组第1、2天高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1%、40.2%,33.0%、36.0%,46.0%、4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发生率最低.在海拔4 400 m阶段,3组调查对象的脉搏均在正常值区间,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血氧饱和度最高,达到(88.0±4.8)%,与A组(80.6±6.6)%、C组(84.7±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结合必要的公路运输,具有人员相对容易习服、适应环境快等优势,更适宜大规模人员向高原输送.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运输方式下某部赴高原驻训人员急性高原反应发生情况调查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运输方式 习服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军事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
页数 分类号 R594.3|R821.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16/j.1000-5404.20160805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高原反应
运输方式
习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