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武汉小吃米当先”。各种米制品当中,最简单的莫过于“发米粑粑”了。就是把米(而且还是碎米)泡了,磨成米浆了,不知怎么一发酵,下锅之前兑了碱水,然后下锅就是。工具也简单。一口灶叫“钢灶”,肯定不是钢做的,但一烧半天火也融不了它。形状呢,像个高腰的脚盆,不过那腰上留了一个大口子,上面冒顶处是架锅的,大口子就是往里酌柴禾的。当年的柴禾可是干芦苇,火来得快去得快。上边的铁锅是平底,中间依然有个凹下去的窝窝,要想粑粑熟,这窝窝里必须装水。窝里水装好,灶里柴点着,师傅(一般也是老板)手托着米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粑儿寻常味悠长
来源期刊 大武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铁锅 米制品 碱水 小吃 碎米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0
页数 1页 分类号 TS914.2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锅
米制品
碱水
小吃
碎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武汉
双月刊
1673-9930
42-1766/G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岳家嘴菩提今商务
38-96
出版文献量(篇)
832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