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具有优良的赤霉病抗性,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西农509、西农511和西农529在田间展现出较强的赤霉病抗性.本文旨在对这3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基因进行分子鉴别,为它们在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人工接种鉴定,明确3个小麦新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利用偃麦草E组染色体(臂)第1—7同源群的特异引物对3个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及其主要亲本小偃693、小偃597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其长穗偃麦草的遗传区段.利用与长穗偃麦草7EL染色体上抗赤霉病基因Fhb7紧密连锁的标记对实验材料进行分析,明确该抗性基因与Fhb7的关系.[结果]鉴定结果表明,西农509、西农529和西农511的赤霉病抗性与中抗对照品种扬麦158的抗性水平相当,表现为中抗.105个长穗偃麦草E基因组特异标记中有7个在3个新品种中均能扩增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其中5个标记定位于7EL染色体臂上,2个标记定位于7ES染色体臂上.利用97个定位于7E染色体的特异标记进一步对小偃693、小偃597和3个新品种的遗传片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20个标记能在5个长穗偃麦草衍生品种(系)扩增出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其中包括与Fhb7紧密连锁的XsdauK8、XsdauK144、XsdauK27、XsdauK99、Xcfa2040和XsdauK116等6个标记(7EL 149.00—7EL 153.77),即表明该区段源自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跨距约89 cM.然而,已报道的7EL染色体臂末端与Fhb7两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sdauK60(7EL 153.77)、Xmag1932(7EL 154.70)、Xcfa2240(7EL 156.27)、XsdauK66(7EL 158.02)、XsdauK71(7EL 158.97)和Xsews19(7EL 160.00)等在3个新品种及小偃597中均没检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结论]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西农509、西农511和西农529具有较好的赤霉病抗性,携带来自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的遗传区段,然而该抗赤霉病基因不同于Fhb7.
推荐文章
小麦抗赤霉病利器——他山之石
赤霉病
小麦
抗病基因
呕吐毒素
基因水平转移
小偃麦衍生品系的赤霉病抗性评价
小麦
赤霉病
偃麦草
遗传改良
种质资源
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广谱抗锈易位系的鉴定及分析
小麦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
条锈病
易位系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研究进展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E组染色体
小麦
生化标记
分子标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抗赤霉病基因的分子鉴别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十倍体长穗偃麦 赤霉病 Fhb7 分子标记
年,卷(期) 2017,(20)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08-3917,中插12-中插1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7.20.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4)
共引文献  (260)
参考文献  (4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通小麦
十倍体长穗偃麦
赤霉病
Fhb7
分子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