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最优的热释光探测器退火方式,提高辐射剂量测量质量.方法:将60片热释光探测器随机分为6个小组,每小组10片,分别在200、220、230、240、250、260℃下退火10 min,随后对各组进行相同方式的冷却,在标准辐射源照射完成后进行测量.重复退火测量10次,观察比较各组的分散性、灵敏度以及发光曲线情况.结果:单次退火辐照测量结果显示,采取240℃退火温度时灵敏度、分散性和发光曲线综合效果最佳;重复10次退火辐照,250℃退火温度条件下分散性最佳,但随退火次数递增其测量灵敏度下降明显,因此240℃退火温度时综合效果最佳.结论:退火是热释光测量系统的重要环节,应根据不同探测器要求选择和严格掌握退火条件.
推荐文章
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测量、退火方式的确定
热释光探测器
测量参数
退火方式
分散性
测量精度
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剂量性能研究
热释光探测器
线性
能量响应
热释光探测器测量n-γ混合辐射场中子剂量
中子剂量
热释光探测器
n-γ 混合场
热释光LiF(Mg,Cu,P)探测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
热释光探测器
LiF(Mg,Cu,P)
宇宙射线
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火温度对热释光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医疗卫生装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热释光探测器 退火 分散性 灵敏度 发光曲线 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 个人剂量当量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计量与质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6|TH774
字数 29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87/j.issn1003-8868.2017.07.07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欣 北京大学医学部 23 221 8.0 14.0
2 赵进沛 134 398 9.0 14.0
3 李秀芹 92 283 8.0 12.0
4 张建 5 1 1.0 1.0
5 申同超 1 1 1.0 1.0
6 记云龙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释光探测器
退火
分散性
灵敏度
发光曲线
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
个人剂量当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疗卫生装备
月刊
1003-8868
12-1053/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106号
6-3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99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24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