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高陡岩质边坡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放大作用,分别针对简谐波和El Centro波竖向入射高陡边坡的情形,基于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坡肩和坡表面放大系数与坡高和坡比的参数关系.根据计算结果绘制边坡剖面的水平向和竖向放大系数等值线图,分析了坡体内放大系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放大系数并不随着坡高的递增而持续增大,放大系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坡肩,在不超过2.0的范围内波动变化.坡顶面上的放大系数随着坡肩距的增大而逐渐衰减.坡体内水平向与竖向放大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显著不同,在邻近坡肩和斜坡面的区域内竖向放大系数可高达1.5,高陡边坡的抗震设计中不可忽略竖向放大系数的影响.
推荐文章
岩质陡高边坡地震动力稳定分析
岩质陡高边坡
地震动力分析
动态特性
稳定性
强震作用下某水电站高陡边坡的动力响应分析
高陡边坡
动力分析
地震荷载
放大效应
地震动场地放大效应的时频特性分析
复杂非均质场地
放大效应
大型振动台试验
傅立叶变换
时频分析
碎石土路堑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过程分析
地震
FLAC3D
动力响应
高边坡
开挖及时支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陡边坡地震动放大效应分析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陡边坡 地形放大效应 动力反应 放大系数 地震动参数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52
字数 40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8/ckyyb.201604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波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1 4673 35.0 59.0
2 刘立波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3 563 13.0 22.0
3 刘亚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35 1234 20.0 3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4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陡边坡
地形放大效应
动力反应
放大系数
地震动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