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制备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纳米零价铜并对其进行表面分析,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纳米零价铜的分散剂将Cr(VI)还原成Cr(Ⅲ),探讨了不同比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纳米零价铜以及溶液pH值、反应温度对去除溶液中Cr(VI)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比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纳米零价铜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积,因此其还原Cr(VI)的能力也不同.25?mg/g为去除溶液中Cr(VI)最佳比例;经反应24?h后,溶液中Cr(VI)去除率可以达95%,且铜离子残留浓度为最低;与pH值为5.0或7.0时相比,pH值为3.0时的去除率最佳,控制溶液温度在18℃~36℃,Cr(VI)去除率可达90%.
推荐文章
耐高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桐油酯化反应性能研究
桐油
耐高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酯化反应
固定床反应装置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水解大豆糖蜜的研究
阳离子交换树脂
水解
大豆糖蜜
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筛选
氨氮废水
离子交换树脂
筛选
吸附等温线
钴离子对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裂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废物处理
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裂解
氧化钴
热重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纳米零价铜去除水中Cr(Ⅵ)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六价铬 纳米零价金属 离子交换树脂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7.3
字数 37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秀峰 3 3 1.0 1.0
2 叶少佐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2)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价铬
纳米零价金属
离子交换树脂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月刊
1008-9500
32-1332/TG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黄河南路65号
28-17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0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32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