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提高坝顶区堆石料整体稳定性是土石坝抗震加固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提出一种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加固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高堆石料强度,并有效地减小动荷载下堆石料的永久变形.为研究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动残余变形特性,开展不同围压、不同固结比、不同动应力比和不同高聚物含量的系列动三轴试验.结果表明:高聚物胶凝堆石料的动残余变形随动应力比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围压为300 kPa、固结比为1.5、动应力比为0.4条件下,高聚物含量为2%的胶凝堆石料产生的残余应变要比相同条件下堆石料的残余应变低74%,因此,高聚物显著减小了堆石料的残余变形.给出了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计算参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推荐文章
加筋堆石料的动力残余变形特性
残余变形
加筋堆石料
筋材
动力三轴试验
高聚物胶凝堆石料静力特性试验研究
堆石料
聚氨酯
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
剪胀
堆石料动力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残余变形
堆石料
动三轴试验
沈珠江模型
不同环境条件下堆石料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风化
堆石料
干湿循环
冷热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堆石料 高聚物 动三轴试验 动残余变形 抗震措施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3-1868,188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85/j.rsm.2017.07.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汉龙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0 257 8.0 14.0
5 杨贵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9 219 8.0 12.0
6 刘彦辰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28 3.0 5.0
7 肖杨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31 3.0 5.0
11 刘平 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4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堆石料
高聚物
动三轴试验
动残余变形
抗震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