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污水处理厂逸散挥发性有机物(VOCs)加重城市雾霾的环境问题,实验研究了污水生化处理中不同曝气强度、曝气方式对VOCs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SBR处理工艺中,曝气阶段产生VOCs占全过程排放总量的88.34%,曝气强度、曝气方式是影响VOCs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在均匀曝气条件下,不同时刻VOCs逸散浓度先急剧上升,在4~6 min达到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约50~ 60 min后趋于稳定:不同曝气强度条件下,VOCs产生量与曝气强度正相关,当曝气强度在175 mL· min-1时,既满足出水污染物去除效果,又能使VOCs的排放量最少;在渐减曝气方式中,采用曝气强度分别为200、175、150、125 mL· min-1,持续1h递减的四阶段运行方式和同一曝气强度(175 mL·min-1)均匀曝气相比,前者的VOCs总排放量减少了19.51%,曝气量减少了7.14%,说明现有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曝气方式可明显减少VOCs排放.
推荐文章
油田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探讨
油田企业
VOCs
无组织排放
排放模型
固定罐
敞口池
油田挥发性有机物 (VOCs)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探讨
油田企业
VOCs
无组织排放
排放模型
固定罐
敞口池
煤制气项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点源及控制措施
煤制气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有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油田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控制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方式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VOCs 曝气强度 曝气方式 减排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4-1779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71/j.hjkxxb.2016.04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成达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1 551 12.0 21.0
2 吴军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59 4.0 7.0
3 王磊磊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5 1.0 2.0
4 鄢一新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OCs
曝气强度
曝气方式
减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0253-2468
11-1843/X
大16开
北京2871信箱
82-62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817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