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塌方是破碎岩俸隧道较易发生的工程事故,主要发生在掌子面和未支护段,塌方预测及工法适时调整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依托某塌方隧道工程,提出塌方预测及台阶工法调整流程:首先对未支护段进行塌方预测,采用拱顶岩体稳定理论评估上台阶高度,确定极限矢跨比,并采用数值计算进行验证,选择合理的台阶数目;其次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评估,基于地质素描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塌方初判,采用数值计算对掌子面稳定性进行二次评估.鉴于核心土对掌子面稳定的重要作用,对台阶施工预留核心土工法的必要性也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基于拱顶岩体稳定理论的塌方预测和上台阶极限矢跨比计算方法,以及基于地质素描与数值计算的掌子面稳定性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推荐文章
浅谈隧道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微台阶法开挖
台架
初期支护
直立产状千枚岩隧道台阶法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直立产状
千枚岩
隧道
变形控制
海底隧道过破碎带时基于台阶法计算合理台阶长度分析
海底隧道
台阶法
台阶长度
数值模拟
隧道塌方预测与防治措施
隧道
塌方
监测
地质超前预报
预防
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破碎岩体隧道塌方预测及台阶工法调整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塌方预测 预留核心土 三台阶工法 隧道开挖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建设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
字数 33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7.1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洪铭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9 340 11.0 18.0
2 杨志刚 5 2 1.0 1.0
3 肖伯强 6 19 2.0 4.0
4 陈培帅 37 118 4.0 10.0
8 杨钊 17 125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塌方预测
预留核心土
三台阶工法
隧道开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