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深度增强成像光断层扫描(EDI-OCT)技术以探究体温如何影响脉络膜厚度.方法:前瞻性研究.通过EDI-OCT检测9∶00~17∶00中心凹(SF-CT),中心凹鼻侧500μm(N-CT)和中心凹颞侧500μm(T-CT)正常人(41例)的脉络膜厚度(CT).使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逐时检测体温(BT),以评估CT和BT日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SF-CT值在9∶00和13∶00(P=0.021),9∶00和14∶00(P=0.012), 9∶00和16∶00(P=0.048),及9∶00和17∶00(P=0.002)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N-CT值在8h内(均P>0.05)无显著性变化,9∶00和13∶00(P=0.004)则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CT与BT从9∶00~17∶00之间逐时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推荐文章
高度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新生血管
高度近视
影响脉络膜厚度的因素
脉络膜厚度
血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使用OCT评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厚度
厚脉络膜
脉络膜厚度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关系研究
特发性黄斑前膜
脉络膜厚度
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脉络膜厚度与体温日间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体温 脉络膜厚度 日间变化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英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8-10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6.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温
脉络膜厚度
日间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杂志
月刊
1672-5123
61-1419/R
大16开
西安友谊东路269号
52-23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22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