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克隆代码稳定性评价方法少且准确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含bugs的代码文件修改频度为标准的评价克隆代码稳定性的方法.首先从软件版本管理系统中获取软件bugs的修复日志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从bugs管理系统中获取软件bugs的详细描述信息,并利用bug的ID号和修复日志中bug的ID号进行关联提取含bugs的代码文件;然后通过克隆检测工具检测获取软件系统中的克隆代码,并与含bugs的代码文件路径进行关联,提取出含bugs的克隆与非克隆代码;最后利用SVN diff工具统计含bugs的克隆代码和非克隆代码的修改频度,并对克隆代码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五款不同语言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克隆代码修改频度较非克隆代码更少,且引起的bugs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同时表明此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克隆代码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软件漏洞的克隆代码稳定性评估
克隆代码
漏洞
软件漏洞
曼—惠特尼检验
层次聚类
基于软件漏洞的克隆代码稳定性评估
克隆代码
漏洞
软件漏洞
曼—惠特尼检验
层次聚类
滑(边)坡稳定性评估探讨
滑(边)坡
力学参数选取
稳定性评估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bugs的克隆代码稳定性评估方法
来源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克隆代码 bugs 修改频度 稳定性 SVN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软件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9-11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1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695.2017.04.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东升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76 464 12.0 18.0
2 翟晔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5 7 2.0 2.0
3 赵玉武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克隆代码
bugs
修改频度
稳定性
SVN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
月刊
1001-3695
51-1196/TP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0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