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下肢助行器,通过分散受力点,以减小腋部及手臂的承受力,减小压力感,减少并发症,同时易于使用,避免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无效助行,提高助行器使用时的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方法 选择合适的病例随机分组进入试验,采用交叉设计,第一组先用普通助行器,然后休息3h,再使用新型助行器,第二组先用新型助行器,然后休息3h,再使用普通助行器.使用后按对腋窝和手臂受力大小及患肢疲劳感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对评分结果应用SPSS进行统计运算.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P<0.001,说明模型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助行器测试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新型助行器,可通过分散受力点,减小腋部及手臂的承受力,减小压力感,减少患侧下肢疲劳感,同时易于使用,不易发生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无效助行.
推荐文章
一种智能康复助行器的设计
智能化
助行器
老年人
STM32
新型多功能助行器的设计
多功能助行器
行动不便的老人
座椅
装置
一种外骨骼助行机器人的静稳定行走步态规划
外骨骼机器人
构型设计
步态规划
静稳定
一种新型激光扫描偏转器的设计研究
激光扫描成像器件
电磁振荡器
扫描器件
投影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下肢助行器的设计与初步试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助行器 小腿支撑 穿戴式支具 交叉试验
年,卷(期) 2017,(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骨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4-2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08
字数 3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军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伤骨科 15 80 5.0 8.0
2 叶桂峰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伤骨科 13 45 3.0 6.0
3 黄鹭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伤骨科 4 4 1.0 1.0
4 杨镔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伤骨科 8 17 2.0 4.0
5 王耀宗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伤骨科 10 4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助行器
小腿支撑
穿戴式支具
交叉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