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确定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后,肌醇加氧酶活力的变化,以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哈尔滨小黑豆和小粒黑豆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后,利用肌醇加氧酶(MIOX)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肌醇加氧酶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的第5天,感病品种辽豆15酶活力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组的1.61倍.而抗病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黑豆和小粒黑豆分别在接种后的第10天、第15天、第5天肌醇加氧酶活力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组酶活力的1.46,1.51,1.85倍.
推荐文章
大豆肌醇加氧酶基因响应线虫胁迫的表达分析
大豆肌醇加氧酶
大豆胞囊线虫
表达量分析
表达载体
亚细胞定位
大豆肌醇磷脂制备优化条件的研究
大豆磷脂
肌醇磷脂
分离度
优化
柱色谱法制备大豆脑磷脂和肌醇磷脂
大豆油脚
柱色谱
制备
脑磷脂
肌醇磷脂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大豆根部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线虫胁迫下大豆肌醇加氧酶活力研究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大豆 肌醇加氧酶 大豆胞囊线虫 酶活力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8-9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1/j.issn.1000-9841.2018.06.09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佰双 23 87 7.0 8.0
2 段玉玺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37 2380 22.0 37.0
3 王超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10 37 3.0 5.0
4 陈井生 28 98 6.0 9.0
5 王惠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33 214 9.0 13.0
6 王爽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14 33 2.0 5.0
7 王学敏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3 2 1.0 1.0
8 王晗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4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肌醇加氧酶
大豆胞囊线虫
酶活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