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可移动式C波段双偏振雷达(C-POL),以及那曲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D)于2014年7月30日和8月5日在西藏那曲地区的观测资料,并通过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偏振雷达相态识别,清晰展示了这两次高原冰雹云发生发展的动力、微物理、热力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流云多在午后出现,水平及垂直尺度不大,但是对流云发生频繁、生消快,一般持续几十分钟.从RHI扫描的水平偏振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因子(ZDR),以及反演的相态(Class)分布上可以明显看出,粒子跟随“0线”抬高,不断增长,回波强度也越来越大,并最终超过主上升气流从另一侧降落,形成冰雹墙的整个动力与微物理过程.从连续时次的RHI上还观测到一次对流单体发生、发展过程中相态从湿雪到冰雹的变化,单体刚刚触发时,回波高度不高,强度还很弱,但是却出现成片的湿雪区域,说明上升气流非常旺盛,将本来落到0℃层以下的未完全融化的湿雪重新带到0℃层以上,通过凝华、凇附、攀附等物理过程,仅仅10多分钟,这些湿雪就能够迅速增长成为冰雹.这些湿雪重新凝结过程中,释放潜热,进一步促进了不稳定结构,加强了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因此,如果某个刚刚生成的弱回波区域内,在融化层以上出现大量的湿雪,往往预示着该区域上升气流强劲,会迅速发展成强回波单体.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东缘对流云和水汽观测试验简介
青藏高原东缘
对流云
水汽
外场观测
利用Ka波段云雷达研究青藏高原对流云和降水的垂 直结构及微观物理特征
毫米波雷达
功率谱
垂直结构
微观物理过程
偏振雷达观测强对流雹暴云
强对流雹暴
偏振特性
ZDR回波
识别降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对流云的偏振雷达观测研究
来源期刊 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地区 对流云 双偏振雷达 风场反演 相态识别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4-1028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412.25
字数 97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6/qxxb2018.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兴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68 433 13.0 17.0
2 胡志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7 360 13.0 18.0
3 梅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7)
共引文献  (28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地区
对流云
双偏振雷达
风场反演
相态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学报
双月刊
0577-6619
11-2006/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
2-368
192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4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