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加强对青藏高原深对流云垂直结构的深入认识,利用TRMM、CloudSat和Aqua多源卫星观测资料及地基垂直指向雷达(C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和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资料,对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期间2014年7月9日13-16时(北京时)发生在那曲气象站附近的深厚强对流云和那曲气象站以西100 km左右的深厚弱对流云的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深厚强对流云和深厚弱对流云的水平尺度均较小(10-20 km),垂直发展高度较高(15-16km,均指海拔高度);深厚强对流云在0℃层以下雷达反射率因子递增非常快,表明对流云内固态降水粒子下落至0℃层以下后融化过程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对流减弱阶段有明显的0℃层亮带出现,亮带位于5.5 km左右(距地1 km);(2)对比TRMM测雨雷达和C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观测到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发现TRMM测雨雷达在11 km以下存在高估;(3)深对流云主要为冰相云,云内10 km以上主要是丰富小冰粒子,而10 km以下是较少的大冰晶粒子;深厚强对流云和深厚弱对流云的微物理过程都主要包括混合相过程和冰化过程,混合相过程分为两种:一种是-25℃(深厚强对流云)或-29℃(深厚弱对流云)高度以下以凇附增长为主,另一种是该高度以上主要以冰晶聚合、凝华增长为主,该过程冰晶粒子有效半径增长较快.这些空基和地基的观测证据进一步揭示了青藏高原深对流云的垂直结构特征,为模式模拟青藏高原深对流云的检验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对流云的偏振雷达观测研究
青藏高原地区
对流云
双偏振雷达
风场反演
相态识别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一次对流云降水过程的云微物理及区域水分收支特征
青藏高原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
水分转化与收支
降水再循环率
WRF模式对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大气边界层模拟适用性研究
青藏高原
WRF模式
大气边界层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一次深对流云垂直结构的多源卫星和地基雷达观测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深对流云 垂直结构 观测分析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6-1013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405|P412.25|P426.5+2
字数 103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6/qxxb2018.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学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48 519 13.0 21.0
5 汪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5 8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8)
共引文献  (186)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深对流云
垂直结构
观测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学报
双月刊
0577-6619
11-2006/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
2-368
192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472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