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代印度的佛陀道场信仰,产生于佛陀时代,其后随之而发展。佛陀时代的主要表现是向'佛所'合掌、'绕佛所''觅佛所''忆念'四大圣地;阿育王时代的'佛迹'信仰表现为在'佛处''作相''起塔供养';从公元4世纪法显和7世纪玄奘对印度佛陀道场的信仰行为,可以看到古代印度佛陀道场信仰连绵不绝的发展历史,这一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其中,古印度佛教四大圣地的格局没有变,其道场的核心功能亦依然以'修行'和'表法'为中心,但是其遗迹和实物越来越多。而之所以朝拜,主要是因为佛教徒认为:这些道场具有一定神圣性,而且多是诸佛往来辗转之地,闲静最胜,清净鲜洁,福德凝聚,善根成熟,利于修行。
推荐文章
古代印度的视差算法
印度
视差算法
黄经视差
纬度视差
试论中国古代的"生命信仰"
中医哲学
生命哲学
中华气功学
生命信仰
论苏格拉底的信仰
信仰
理性
道德
古代雷州半岛海神信仰略析
雷州半岛
海神
伏波将军
妈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古代印度的佛陀道场信仰
来源期刊 普陀学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古代印度 佛陀道场 佛陀道场信仰 历史 原因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0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B9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景天星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16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代印度
佛陀道场
佛陀道场信仰
历史
原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普陀学刊
年刊
16开
上海市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
总下载数(次)
4374
总被引数(次)
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