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学刊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16
总下载数(次)
4374
总被引数(次)
45

普陀学刊

主办单位: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200000
地址:
上海市
出版文献量(篇)
116
总下载数(次)
4374
总被引数(次)
45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会闲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3-27
    摘要: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的改革家,在中国近代佛教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佛教改革事业中,僧教育是最具有开创性的,最有功于学术、文化、政治、社会。本文通过分析太虚大师僧教育思想的背景,阐述...
  • 作者: 张晓林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28-49
    摘要: 太虚大师倡导"契真理""协时机"的人生佛教,"今菩萨行"是人生佛教的践行,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居士修学,应在"今菩萨行"的意义上解读。人生佛教以人生改善而直接法界圆明为目的,对于居士来说,"菩...
  • 作者: 界定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53-78
    摘要: "譬喻"作为早期佛教十二分教之一,在《阿含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形式上看,《阿含经》中的譬喻可借用《大般涅槃经》的八分法,分为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和遍喻八类;而从...
  • 作者: 心举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79-107
    摘要: 20世纪末一大批犍陀罗语佛教文献重现世间,将已消亡千年以上的犍陀罗佛教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迄今已知的犍陀罗语佛教文献,少部分写在棕榈叶(巴米扬残片)或木牍(尼雅残卷)上,多数用芦苇笔蘸黑墨,...
  • 作者: 圣凯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111-124
    摘要: 地论学派在隋初的重要人物,主要有灵裕、净影慧远、志念,依三个人为中心,形成相州宝山寺、长安净影寺、晋阳三大学术中心。灵裕雕刻廿四圣人法师像、强调"传灯"的观念,《大法师行记》的"单线法统传承...
  • 作者: 印觉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125-148
    摘要: 本文考察了长安鸠摩罗什僧团之三论学如何传播至江南地区的情况,主要围绕罗什翻译三论后至齐建武年间僧朗到摄山弘扬三论这一历史空白期进行讨论。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实际上是庐山慧远僧团与僧叡、僧导等...
  • 作者: 段玉明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151-204
    摘要: 由于社会的几次巨变,明清巴蜀佛教寺院经历了数番兴废荣辱的折腾,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增加的趋势。一座佛教寺院的修葺重建,不啻有寺院建筑本身的意义,同时还有佛教、宗嗣相续的意义,并会在地方与信众中...
  • 作者: 黄国清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207-231
    摘要: 《金光明经》富含忏悔义理,天台智顗依经制忏,但所遗忏本过简,遵式参对新旧译本,重治与充实忏本,成《金光明忏法补助仪》。《补助仪》说明修治忏本的缘起、忏本的基本结构、特定仪节的辩析、忏法的重要...
  • 作者: 辛德勇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235-251
    摘要: 最早见于传世文献的雕版印刷书籍的记载,过去多认为是唐人"模勒"元白诗一事。其实"模勒"一词是指仿照底本的字迹来重新写录其文字内容,与雕版印刷无关。依据《日本国求法僧最澄目录》著录的情况,可以...
  • 作者: 王琛发
    刊名: 普陀学刊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252-275
    摘要: "宝烛傌"或称"香烛傌",是一种承包制,是清末民初在南洋盛行的佛教事业经营制度。南洋地区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一直缺乏汉传寺庙,未曾出现完整的汉传丛林建设,"宝烛傌"曾经是僧侣赖以落脚,使佛法以接...

普陀学刊基本信息

刊名 普陀学刊 主编 会闲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2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021- 网址
地址 上海市

普陀学刊评价信息

普陀学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