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德目,在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创造性地阐发和运用仁义精神,把仁义连举连用,在仁义基础上发明'四端',建立儒家政治哲学范式'仁政',使之成为儒家伦理和中华传统美德体系的最高总德目。本文试图通过追溯先秦'仁''义'观念源流及其发展线索,分析孟子仁义观的丰富义理,以及孟子维护和高扬仁义精神的著名论辩'爱有差等''性命之辨''王霸之辨',以期更好地理解作为中华伦理总德和核心价值的仁义精神之形成理路和深刻内涵,为当代中国文化重建提供伦理资源和有益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孟子论仁与义——先秦儒家伦理总德和最高价值的形成
来源期刊 伦理学术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孟子 仁义 仁政 范式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94
页数 22页 分类号 B22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龙灿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17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孟子
仁义
仁政
范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伦理学术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
总下载数(次)
4213
总被引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