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何非光是重庆时期拍摄战争题材影片最多的导演之一,对华语二战电影做出了重大贡献。有意味的是,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何非光所饰演及创作的角色都是一个反面的'他者'形象,这与其现实生活中的'他者'境遇构成了互为指涉的微妙隐喻。何非光导演的华语二战电影虽是官方意志的代表,却也明显带有个人的独特印迹,这种独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其跨境身份所赋予的。跨境身份所带来的主体自由,使其抗战电影创作在反思与批判中能够突破当时所流行的'颂歌'模式,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他者”的视界——论何非光与华语二战电影
来源期刊 抗战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何非光 华语二战电影 他者 非颂歌 流动的主体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4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J9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瑜莲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何非光
华语二战电影
他者
非颂歌
流动的主体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抗战文化研究
年刊
16开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
总下载数(次)
33869
总被引数(次)
3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