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联盟)数据,探讨中国早期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治现状.方法 联盟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各联盟成员单位发放收集胃癌及结直肠癌相关数据的幻灯片,各单位根据要求按照不同年度,将填写完毕后的幻灯片发送至联盟邮箱(gi union@foxmail.com),由联盟数据汇总小组进行资料数据汇总分析.结果2014—2016年期间,联盟收集到来自全国85家中心的285份数据调查幻灯片,其中一线城市医院19家,肿瘤专科医院19家,年诊治胃癌患者超过800例的医院24家;共收集胃癌手术病例总量88340例,其中早期胃癌17187例(部分中心数据空项,后同).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早期胃癌患者占当年整体胃癌人群的比例分别为19.5%(5711/29290)、19.0%(6081/32050)和20.0%(5395/2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3,P=0.008).以我国秦岭淮河为界,南方的早期胃癌患者占外科就诊胃癌患者的比例为20.9%(7618/36518),北方为18.5%(9569/51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8.468, P=0.000).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占外科就诊胃癌患者的比例为17.5%(5196/29668),综合医院早期胃癌患者所占比例为20.4%(11991/58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7.473, P=0.000).73家上报胃癌数据的医疗中心中有19家(26.0%)常规将超声胃镜作为胃癌的常规分期诊断手段,其中综合医院有10家(17.5%,10/57),肿瘤专科医院有9家(56.2%,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721, P=0.002).早期胃癌患者17187例中,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4555例,一线城市医院接受内镜治疗者占比为36.0%(2243/6233),非一线城市医院则为21.1%(2312/109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526,P= 0.000);在年诊治胃癌患者超过800例的医院中,接受内镜治疗者占比28.9%(3434/11884),而年诊治胃癌患者不足800例的医院则占21.1%(1121/5303),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70,P= 0.000).腹腔镜手术患者比例为37.1%(5270/14186),在综合医院中,接受腹腔镜治疗者占比39.4%(3807/9651),在肿瘤专科医院中同期占比32.3%(1463/4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8.244,P= 0.000);一线城市医院中,接受腹腔镜治疗者占比29.3%(1269/4328),非一线城市医院则为40.6%(4001/98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80,P=0.000);在年诊治胃癌患者超过800例的医院中,接受腹腔镜治疗者占比34.5%(3425/9929);而年诊治胃癌患者不足800例的医院则占43.3%(1845/4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57,P=0.000);在南方地区医院中,腹腔镜治疗比例为42.4%(2552/6016),而北方地区医院其比例为33.3%(2718/8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96,P=0.000).早期胃癌的pT1a患者6975例(48.5%), pT1b患者7402例(51.5%);淋巴结转移率为12.7%(1825/14377);其中pT1a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7%(399/6975),pT1b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9.3%(1426/7402);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各年度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7%(510/4017)、12.2%(668/5494) 和13.3%(647/4866).结论 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的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早期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