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声触诊组织成像(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两种弹性定量方法在鉴别诊断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8例乳腺肿瘤患者(108个乳腺实性肿块),应用VTQ获得代表肿块中央局部硬度的剪切波速度(VS),同时应用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计算VTI弹性图中病灶整体灰度平均值,代表乳腺肿块整体硬度.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比较良恶性乳腺肿块中央局部硬度和整体硬度的差异,获得最佳截断值,比较两个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和良性乳腺肿块的局部硬度VS值分别为(6.96±2.50)m/s和(2.62±1.8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获得最佳截断值为2.78 m/s,以肿块中央局部硬度VS>2.78 m/s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1.18%、88.64%及89.74%,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校正χ2=0.125,P=0.724;Kappa=0.793,P=0.000).恶性和良性乳腺肿块整体硬度灰度平均值分别为39.21±16.60和63.94±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获得最佳截断值为50.75,以肿块整体硬度灰度平均值<50.75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9.41%、77.27%及78.21%,与病理结果中度一致(校正χ2=0.235,P=0.628;Kappa=0.561,P=0.000).结论 VTQ诊断效能高于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但二者均有助于鉴别乳腺实性肿块性质.
推荐文章
应变弹性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比较
应变弹性
剪切波弹性
乳腺肿块
联合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鉴别
超声自动全容积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诊断准确性研究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自动全容积成像
灵敏度
特异度
ROC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弹性定量方法评估良恶性乳腺实性肿块硬度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 声触诊组织成像 声触诊组织量化 灰阶 定量 乳腺肿瘤,良恶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R445.1
字数 37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978.2018.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
声触诊组织成像
声触诊组织量化
灰阶
定量
乳腺肿瘤,良恶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8-6978
50-1116/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78-11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8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