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生产的生态化和健康化水平,本文在育苗生产中应用生物絮团技术,添加红糖为碳源以提高育苗水体的碳氮比(C/N).在蔗糖添加量为投饵量的55%、实验池减少50%换水量的情况下,至P5发育期时实验池的总投饵量比对照池平均减少15.9%,虾苗平均体长提高8.1%、存活率提高28.2%,而氨氮、总无机氮等水质指标分别升高32.0%和24.1%.表明利用生物絮团技术育苗时,对不同发育阶段换水量的减少要灵活掌控,并且后期要适当增加换水量.
推荐文章
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凡纳滨对虾
高密度养殖
零换水
微生物调控
生物絮团
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产性能及机体成分的影响
抗菌肽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营养成分
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研究进展
凡纳滨对虾
良种培育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QTL
标记辅助育种
展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生产性育苗实验
来源期刊 渔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物絮团技术 凡纳滨对虾 育苗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385
页数 6页 分类号 S967.9
字数 3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12/j.cnki.fjsc.2018.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克冰 28 300 7.0 17.0
2 郑雅友 26 145 7.0 11.0
3 杨章武 34 214 10.0 13.0
4 李正良 21 169 8.0 12.0
5 葛辉 18 93 6.0 9.0
6 张哲 12 42 4.0 6.0
7 吴丽云 3 0 0.0 0.0
8 杜秀萍 3 1 1.0 1.0
9 梁其旭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絮团技术
凡纳滨对虾
育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渔业研究
双月刊
1006-5601
35-1331/S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东渡海山路7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9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