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摘要:
目的 制备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并优化其处方和制备工艺,同时对所优化的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筛选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了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的外观形态、粒径分布等理化性质以及体外释药情况.结果 制备的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呈圆整的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平均粒径为(108.1 ±32.8)nm,PdI为0.205,Zeta电位为(-47.6±1.7)mV;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粒在0.5%聚山梨酯-80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24h累积释放73.5%.结论 采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工艺简便可行,重现性好,有望工业化生产.
推荐文章
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和表征
伊曲康唑
白蛋白纳米混悬剂
制备
体外释放
表征
伊曲康唑阳性脂质体的制备
伊曲康唑
阳性脂质体
载药量
包封率
国产伊曲康唑胶囊质量评价
伊曲康唑
胶囊
溶出曲线
有关物质
药品标准
质量评价
阿立哌唑纳米混悬剂口溶膜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阿立哌唑
纳米混悬剂
口溶膜
反溶剂沉淀法
溶出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曲康唑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质控与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6-2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7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永莉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 3 0 0.0 0.0
2 罗婷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 5 2 1.0 1.0
3 谢向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药剂科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伊曲康唑
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抗生素杂志
月刊
1001-8689
51-1126/R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