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精神活性物质结构多变,对照品难以获得,目前常用的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技术在结构的确证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禁毒实战中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快速鉴定受到限制.核磁共振技术是解析未知物结构最有效的手段,特别适合于结构变异迅速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快速分析确证鉴定.本文综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合成大麻素类、合成卡西酮类、哌嗪类、苯乙胺类、氯胺酮及苯环利定类和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结构筛查中的应用,发现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均有各自基本一致的特征母体结构和相应的NMR信号,可以为快速鉴定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类别提供科学证据.并对扩散排序谱以及液核联用技术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筛查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技术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
植物代谢组学
模式识别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在竹木材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
竹木材
纤维素
抽提物
胶粘剂
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
核磁共振
数字化
探头
核磁软件
核磁共振技术在食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
食用油脂
煎炸油
掺伪分析
含油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磁共振技术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筛查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精神活性物质 核磁共振技术 合成大麻素类 合成卡西酮类 哌嗪类 苯乙胺类 氯胺酮及苯环利定类 芬太尼类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前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52
页数 8页 分类号 R917
字数 6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65/j.issn.1000-5048.201805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5)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5(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16(2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7(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精神活性物质
核磁共振技术
合成大麻素类
合成卡西酮类
哌嗪类
苯乙胺类
氯胺酮及苯环利定类
芬太尼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