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东北春玉米区不同秸秆行间还田模式的可行性, 在辽宁省铁岭县以全层旋耕还田 (T1S0) 和全层翻耕还田 (T2S0) 大田试验为对照, 对比研究行间旋耕 (T1S1) 、隔行行间旋耕 (T1S2) 、行间翻耕 (T2S1) 和隔行行间翻耕 (T2S2) 4种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含水量、根系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2S1和T2S2可打破犁底层, 降低土壤容重, 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T2S1和T2S2增加根系总量的同时, 提高了根系在深层土壤中的分配比例;T2S1和T2S2根长密度集中区深度较T1S0分别增加46.54%和49.87%, 较T2S0分别增加37.50%和40.70%;T2S1和T2S2显著增加了叶面积指数, 延缓叶片衰老, 提高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T2S1和T2S2干物质重和叶面积指数与T2S2无显著性差异, 两者均值较T1S0分别增加了25.02%和21.93%.T2S1和T2S2叶片保护酶活性最高, MDA含量最低;在枯水年T2S1和T2S2较T1S0分别增产3.80%和4.05%, 在丰水年各处理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两年中, T2S1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 T2S2次之, 分别较T1S0增加了16.28%和12.77%;在本试验条件下, 认为T2S2更宜推广.
推荐文章
秸秆条带还田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土壤水氮及根系分布的影响
秸秆条带还田
产量
根系分布
土壤水分
氮素分布
水分利用效率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土壤耗水量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
施氮量
春玉米
产量
光合性能
玉米根系形态性状和空间分布对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
玉米
根系形态特征
空间分布
水分利用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还田模式对东北春玉米根系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秸秆还田模式 土壤水分 根系分布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0-2308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1808.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华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95 1966 25.0 39.0
2 田平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11 102 6.0 10.0
3 张文可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8 43 4.0 6.0
4 隋鹏祥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9 85 6.0 9.0
5 梅楠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6 48 4.0 6.0
6 王美佳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5 31 4.0 5.0
7 王沣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6 31 4.0 5.0
8 张姣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7 61 5.0 7.0
9 苏思慧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4 3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8)
共引文献  (53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还田模式
土壤水分
根系分布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