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最高境界是境界论哲学中常常会设想的,然而下管人们对最高境界如何设想,无论认为最高境界为固定的,还是认为最高境界是流转变易的,即所有境界无高下优劣之分,最高境界之判定仍存在备种问题。当把最高境界与人的极限之境联系起来,透过人的极限之境,退去个体生命中的各种细碎无益之事,剩下的下能被放弃,又能够支撑个体生命价值、信念等的就是个体生命的极致。无论这种下可放弃、能够支撑个体生命的东西是什么,它的呈现和出场就托起了个体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因此,这种东西的呈现和出场就是个体生命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推荐文章
论辛词中的"有我之境"
辛弃疾
主观色彩
语文阅读教育的四重境界:稳境·醇境·化境·至境
语文阅读教育
阅读教育境界
语文体性
文本类性
文本篇性
言语性
论医德教育的境界
境界
医德教育
幸福
论<黄帝内经>之"诊道”
黄帝内经
中医诊断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人的极限之境与最高境界
来源期刊 当代儒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极限之境 最高境界 安顿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7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B94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爱民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8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极限之境
最高境界
安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儒学
半年刊
大32开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