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先秦时期存在“甫竁奠”的墓祭仪式,是孝子思亲这一人情本性的表达。汉代在陵墓举行彰显皇帝独尊、正君臣尊卑和体现中央集权的“元会仪”、“饮酎礼”,突出了墓祭的重要地位,并引起国家行政体系的变革和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出现。秦汉以后,墓祭在庶民中间仍然处于最主要的地位。明代“大礼仪”之争后,品官都可以建立家庙,宗祠祭祀随之广泛兴起,但并未推恩至庶民阶层。广大庶民既没有建立宗祠所需的官品,也没有建立宗祠体系的经济实力。在高度分化的宗族内部,他们祖先的牌位甚至不能进入祠堂,仍然坚守着墓祭的传统。而所谓的祭于寝,主要也还是祭于墓。
推荐文章
敖古拉油田不掺水常温集输
不掺水
常温集输
降耗
黄河流域古竹林名园考略
竹林
竹园
生态
可持续发展
穆天子传
中国褐马鸡古考与现状
褐马鸡
渊源
习性
保护现状
再研《考工记》
考工记
六齐
成书年代
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不墓祭”再考
来源期刊 华夏文化论坛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墓祭 庙祭 寝祭 宗祠祭祀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85
页数 14页 分类号 B9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保国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墓祭
庙祭
寝祭
宗祠祭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夏文化论坛
半年刊
16开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8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