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本课题采用彩超结合实验室指标的方法,预测和早期诊断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找到一种对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的简便并且有较高准确率的方法,从而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 随机选取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住院的老年髋部骨折需手术治疗的病例122例,其中包括股骨颈骨折55例和股骨粗隆间骨折67例,患者年龄均≥60岁.采取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入院后次晨,抽取静脉血,检测D-二聚体(D-D),空腹血糖(FBG),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Ⅰ);术后第3 d晨,抽取静脉血,检测D-D,FBG,对DVT组和非DVT组中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以彩超的结果为检验标准,评价实验室指标的测定对DVT的预测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结果 122例髋部骨折患者中,术后28例发生下肢DVT.术前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测试仪检查,结果为下肢深静脉管腔内没有异常的回声,静脉血流呈现正常的周期性变化,血流信号充盈良好;术后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测试仪检查,DVT组患者的股静脉或腘静脉出现不同程度闭塞,非DVT组无异常.DVT组与非DVT组相比,术前的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与非DVT组相比,术前的FB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与非DVT组相比,术后的D-D及FBG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DVT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D-D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DVT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D-D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与非DVT组相比,术前AC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ti-β2 GPⅠ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测试仪联合检测血浆D-D及抗心磷脂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断和预测术后D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