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在小兴安岭林区设立样地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造林树种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杨树、白桦林所处的土壤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各样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得出以下结论,含水率在各造林树种间的变化范围为26.13±4.92%(杨树)~43.15±7.59%(白桦),p H的变化范围是4.88±0.24(落叶松)~5.42±0.40(杨树),容重在0.67±0.04g/cm3(红松)~1.19±0.13g/cm3(白桦)之间变动,土壤全N的变化范围是3.41±0.35g/kg(樟子松)~4.25±0.31g/kg(白桦),总C在47.31±4.56g/kg(樟子松)和58.03±4.14g/kg(白桦)之间变化,同时对造林树种土壤性质差异显著性分析.
推荐文章
排水造林对小兴安岭沼泽甲烷排放的影响
沼泽
排水造林
甲烷排放
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天然林不同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
天然林
树高曲线模型
小兴安岭
造林树种对大兴安岭露天煤矿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大兴安岭
造林树种
造林方式
煤矿排土场
土壤养分
伊春:迷人的小兴安岭秋韵
小兴安岭
伊春市
森林覆盖率
动植物资源
国有林区
原始森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兴安岭造林树种土壤环境因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林副特产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的含水率 pH 容重 全氮 总碳 分析结论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14.5
字数 2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68/j.cnki.fbsic.2018.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滨凡 23 211 10.0 14.0
2 刘强 78 185 7.0 11.0
3 王明强 5 34 2.0 5.0
4 马艳娥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规划设计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的含水率
pH
容重
全氮
总碳
分析结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林副特产
双月刊
1001-6902
23-1303/S
大16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山街165号
14-2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