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石黑一雄的长篇新作《被掩埋的巨人》从书名到故事背景和语言表达都颇具奇幻色彩,但这部采用“陌生化”叙事策略的作品本质上是一部“仿古喻今”的小说,散发出鲜明的时代质感.石黑一雄以阈限奇幻为媒介,借助象征和隐喻等艺术手法,谱写出了一则“迷雾”意象中的现代寓言.小说中具有多重指涉的隐喻引导读者参与文本想象和历史重构,再现了后现代语境中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性和创伤性都被话语权力所含纳乃至颠覆的危机.作家以其创作自觉和独特的叙事艺术,通过探讨国家和社会中的种族冲突、集体记忆、历史创伤等议题来揭示记忆的政治性,凸显出对时代现状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推荐文章
国家公祭背景下"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教学意义建构
中学历史
南京大屠杀
国家公祭
教学意义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
冷热源
水系统
恒温恒湿
节能
国家公祭背景下"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教学意义建构
中学历史
南京大屠杀
国家公祭
教学意义
试论隐喻在广告创作中的应用
隐喻性修辞
广告创作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屠杀与记忆的政治——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的隐喻解读
来源期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石黑一雄 被掩埋的巨人 隐喻 集体记忆 大屠杀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石黑一雄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9
页数 8页 分类号 I561.0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妮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75 156 7.0 9.0
2 陈婷婷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10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黑一雄
被掩埋的巨人
隐喻
集体记忆
大屠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722X
41-1164/H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6信箱120号学报编辑部
36-21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5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