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苏锡常地区地裂缝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形成条件,选取基岩埋深、基岩面起伏度、第Ⅱ承压含水层厚度、黏性土层厚度、主采层水位埋深、地面沉降梯度作为影响因子指标,计算了各个影响因子的关联程度和影响权重,对整个苏锡常地区地裂缝进行危险性分区.根据区划结果,划分出地裂缝的安全区、过渡区、较危险区以及危险区.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苏锡常地裂缝分析,达到了对该区地裂缝发育影响因素量化的目的,为地裂缝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预测
地裂缝
影响因素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灾害预测
基于GA-ANN的苏锡常地裂缝危险性评价
地裂缝
地面沉降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苏锡常地区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北京通州区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地裂缝
危险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北京市通州区
基于多因素叠加计算权重法的苏锡常地裂缝危险性预测
苏锡常
地裂缝
影响因素
危险性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的苏锡常地裂缝危险性评价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苏锡常地区 地裂缝 灰色关联度 危险性分区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2|P694
字数 46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8.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云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68 2379 25.0 48.0
2 方冬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锡常地区
地裂缝
灰色关联度
危险性分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