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内燃机高温排气与ORC工质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组安全且环保的烷烃/CO2混合工质.为了解决混合工质泄漏后可燃的问题,按照美国ASTME681-2009标准提出测量异丁烷-二氧化碳混合工质可燃区域的实验手段.实验结果表明,异丁烷的可燃下限随阻燃剂二氧化碳的加入基本不变,可燃上限随着阻燃剂的加入迅速减小.并基于临界火焰温度理论建立了预测异丁烷-二氧化碳混合工质可燃极限的模型,与试验值相比较表明,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异丁烷的可燃下限,上限预测误差较大.
推荐文章
混合工质贮罐外泄可燃性分析
爆炸力学
泄漏模型
可燃性分析
混合制冷剂
质量泄漏速度
论内燃机的排气净化
内燃机
排气
净化
冷凝条件对基于混合工质的内燃机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
余热利用
有机朗肯循环
混合工质
柴油机
冷凝条件
非共沸混合工质ORC低温烟气余热利用分析与优化
非共沸混合工质
有机朗肯循环
(火用)效率
热经济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燃机排气余热ORC中异丁烷-CO2 混合工质的可燃性分析
来源期刊 热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内燃机 余热 混合工质 可燃极限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8-3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38/j.issn.1671-8097.117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舒歌群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51 1853 23.0 32.0
2 田华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366 11.0 16.0
3 严南华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7 1.0 2.0
4 吴明强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刘越玮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6 王雪颖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燃机
余热
混合工质
可燃极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671-8097
21-1472/T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8-262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8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