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柴油发电机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分析了机组的六阶振动模态,研究了机组的模态耦合特性;同时计算了柴油机组的激励,基于新型预测-校正积分法对机组振动响应进行了时域积分,得到了机组各阶自由度的振动响应,并采用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的频域计算方法计算了机组的振动烈度,最后对机组隔振器悬挂刚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机组的横摆、侧滚、摇头三阶模态因为模态耦合的缘故使得机组的横向振动过大;机组的纵移和点头模态虽然耦合在一起,但由于纵向不存在激励,机组纵向振动可以忽略不计;而机组的沉浮模态解耦度较高,单独参与了机组的垂向振动;机组隔振器优化后,机组的横向振动烈度由优化前的26.39 mm/s降低至16.65 mm/s,机组的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
推荐文章
柴油发电机组监控系统
内燃发电机
自启动控制
微控制器
参数检测
柴油发电机组的启动与故障分析
柴油发电机组
启动系统
运行维护
柴油发电机组采购调研
发电机组
发动机
柴油机
功率
风力发电机组的振动测试与诊断
风力发电机组
故障诊断
振动测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燃动车组柴油发电机组振动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柴油机组 振动模态耦合 振动烈度 隔振器刚度优化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5
页数 7页 分类号 U266.1|TK42
字数 4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0/j.issn.1673-0291.2018.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小龙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38 4.0 4.0
2 周春平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8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柴油机组
振动模态耦合
振动烈度
隔振器刚度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0291
11-5258/U
大16开
北京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84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