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慢性饮水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沙棘多糖溶液,观察沙棘多糖对氟中毒大鼠肝脏氧化损伤及GSH-Px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染氟组、高、中、低沙棘多糖和染氟联合作用组,造模成功后,给药8周后麻醉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肝脏功能、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肝功能和ELASE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MDA、NO升高(P<0.05),说明氟中毒模型组大鼠肝功能受到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沙棘多糖给药组血清ALT、AST、MDA、NO下降(P<0.05).RT-PCR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GSH-Px、SOD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沙棘多糖组GSH-Px、SOD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沙棘多糖可以降低氟中毒所致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对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沙棘多糖预防饮水型氟中毒肝损伤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沙棘多糖 氟浓度 氧化应激 肝损伤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防治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9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沙棘多糖
氟浓度
氧化应激
肝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月刊
1001-1889
22-1136/R
吉林省吉林市重庆街2158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2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21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