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回顾中国新诗发展史,现代主义诗潮中的象征追求使象征派、现代派诗歌超越了新诗初创期的浅白单薄,象征语言的暗示性、隐喻性扩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增加了诗歌的表现能量,比如李金发晦涩的象征诗艺,戴望舒、卞之琳古典式的象征意味,艾青以深厚土地气息的现实为根的象征,诗歌的现代化之路未远离象征之探索,汉语象征诗学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一条曲折却未曾中断的探索脉络。穆旦在19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不仅融合自身生命体验.
推荐文章
90年代诗歌的生态分析
90年代诗歌
生态
穆木天对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
穆木天
象征主义
诗歌
90年代先锋诗歌的反思与重建
意识形态写作
纯诗
反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构、形式与修辞——以象征为中心的1940年代穆旦诗歌语言考察
来源期刊 新文学评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穆旦诗歌 三联书店 新诗现代化 诗歌语言 袁可嘉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3
页数 7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诗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穆旦诗歌
三联书店
新诗现代化
诗歌语言
袁可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文学评论
季刊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