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危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我国有关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比传统沟通模式在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经过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合计5903例患者.结果显示,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床旁交接班,能降低交班问题发生率(P<0.001)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压疮发生率、非计划性脱管发生率、液体脱出渗漏发生率);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P<0.001)及患者满意度(P<0.001).结论:与传统沟通模式相比,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床旁交接班,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护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推荐文章
SBARR沟通模式在EICU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SBARR沟通模式
急诊重症监护室
床旁交接班
护理
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沟通模式
现状
背景
评估
建议
危重症病人
交接班管理
护理质量
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I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
急诊抢救室
ISBAR沟通模式
应用效果
床旁交接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来源期刊 农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 床旁交接班 重症患者 Meta分析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6-5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73
字数 38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42 251 8.0 14.0
2 马玲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47 47 4.0 5.0
3 袁晓旭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9)
共引文献  (20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5(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
床旁交接班
重症患者
Meta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垦医学
双月刊
1008-1127
65-1176/R
16开
新疆石河子市北二路医学院内
58-14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9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