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微波无源遥感有效载荷这一卫星有效载荷中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子领域,对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在轨与在研共17个具有代表性的载荷产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微波无源遥感载荷在气象、海洋、陆地、大气环境及深空微波遥感等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出无源微波遥感有效载荷向定量应用、功能复合、主被动一体、体制混合、太赫兹探测等方向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系统应用水平、反演处理能力、关键部组件性能、研发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后续发展静止轨道毫米波亚毫米波探测仪、一体化微波成像探测仪、太赫兹冰云探测仪、L波段土壤湿度微波探测仪、亚毫米波临边探测仪、行星探测仪等载荷的设想.
推荐文章
国外卫星搭载有效载荷发展综述
搭载有效载荷
宿主卫星
卫星通信
天基杀伤评估
态势感知
价格模型
大椭圆轨道遥感卫星有效载荷安装面热变形抑制方法
遥感卫星
有效载荷安装面
热变形抑制
柔性连接
铺层优化
大椭圆轨道
有效载荷机柜结构优化设计
载人航天器
有效载荷机柜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
敏感度分析
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有效载荷
透明转发器
处理转发器
通信卫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无源遥感有效载荷现状与发展
来源期刊 上海航天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波无源遥感 气象微波遥感 海洋微波遥感 陆地微波遥感 大气环境遥感 深空探测 太赫兹探测 精细谱段探测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P721.1
字数 122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28/j.cnki.1006-1630.2018.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振超 8 12 3.0 3.0
2 徐红新 13 20 3.0 4.0
3 赵锋 6 8 2.0 2.0
4 姚崇斌 19 28 3.0 4.0
5 赵永涛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无源遥感
气象微波遥感
海洋微波遥感
陆地微波遥感
大气环境遥感
深空探测
太赫兹探测
精细谱段探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航天
双月刊
1006-1630
31-1481/V
上海元江路3888号南楼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