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绩溪伏岭徽剧童子班及其发展。绩溪县伏岭镇,是徽剧的重要发生地。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进京的徽剧与汉调逐渐合流发展成京剧。而流传于徽州的徽调,基本面貌保存至今。伏岭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但每年村里逢年节庆都要演戏,就渐渐形成了一种原汁原味的纹川徽剧。1830年后,伏岭当地的各徽剧流派都开始打造自己的童子班,把一部分徽剧剧目交由孩子来表演,由此说来,伏岭徽剧童子班的形成,已经有180多年的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传播环境下地方戏曲的传承——以绩溪伏岭徽剧童子班为例
来源期刊 影剧新作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传承与传播 绩溪县 徽剧 地方戏曲 乾隆年间 原汁原味 基本面 徽班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J825.5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承与传播
绩溪县
徽剧
地方戏曲
乾隆年间
原汁原味
基本面
徽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影剧新作
季刊
1006-1940
36-1082/I
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江大南路132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