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热合成-煅烧的方法,通过自组装过程,制备具有微纳分级结构的NiO中空微球.所制备的微纳分级结构NiO微球由许多NiO纳米片相互堆叠而成,颗粒粒径大约为2~3 μm.NiO纳米片边缘清晰,片长约为500~700 nm,厚度仅为40~50 nm.这种独特的微纳分级结构使得NiO材料具有相互贯通的孔道,这有利于电解质离子和电子的扩散和迁移.所制备的微纳分级结构NiO电极材料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在1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到1340 F/g,且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6.5%.同时,对氧化镍电化学电容器的导电机理进行探究.
推荐文章
三维微纳分级结构NiO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
超级电容器
氧化镍
三维微纳分级结构
可控制备
电化学性能
纳米NiO的制备及其赝电容特性研究
纳米NiO
沉淀转化法
超级电容器
比容
聚磷腈微纳球的可控化制备及疏水性能研究
高分子化学
疏水性
接触角
聚磷腈
尺寸可控
微纳分级结构碳酸钙中空微球的可控制备
微纳分级结构
碳酸钙中空微球
作用机理
模板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具有高赝电容的微纳分级NiO中空微球的可控制备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氧化镍中空微球 微纳分级结构 可控制备 自组装 赝电容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8-181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422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俭鹏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58 587 14.0 22.0
2 杨洪志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9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1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2)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镍中空微球
微纳分级结构
可控制备
自组装
赝电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