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控制轧制过程中的粗轧终轧温度、精轧终轧温度及成品板的厚度,了解轧制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织构的影响及轧制过程中织构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当粗轧终轧温度从923℃降低到855℃时,{111}//ND织构增强,有利于板材的最终性能;当精轧终轧温度由810℃降低到791℃时,不利的{113} <110>织构强度明显减弱,r值基本不变,有利于获得深冲性能优良的板材;当板厚由4.0 mm减薄到3.0mm时,取向织构无明显变化,而相应的冷轧退火板,r值升高,r90达到3.2以上,|△r|降低到0.08.
推荐文章
低碳Cr-Mo系深冲双相钢组织与织构演变
深冲双相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织构
γ值
典型特殊制备技术对无取向电工钢织构的影响规律
无取向硅钢
二次轧制
斜轧
异步轧制
双辊薄带连铸
Ti超低碳烘烤硬化钢铁素体区轧制试验研究
超低碳
烘烤硬化钢
铁素体区轧制
润滑
微观取向
汽车排气系统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
汽车排气系统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焊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铁素体轧制工艺对超深冲钢织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钢铁钒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深冲钢 铁素体区轧制 织构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钢铁冶金与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F76|TG335.11
字数 45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8.02.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永林 445 4941 32.0 47.0
2 王建功 18 20 3.0 3.0
3 周旬 20 26 3.0 3.0
4 夏银锋 12 16 3.0 3.0
5 周政 3 2 1.0 1.0
6 郝磊磊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深冲钢
铁素体区轧制
织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钒钛
双月刊
1004-7638
51-1245/TF
大16开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