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商品拜物教“呈现”了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物化现实,其内在秘密在于物的交换价值遮蔽了商品本身的有用性,价值交换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掩盖了价值本性——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使人处于物化的抽象关系中;其内具的交换价值及抽象的自我意识是现代性生成的现实基础,也是现代性难题的内在根源.黑格尔哲学对现象的分析拘泥于精神领域,马克思则深入具体现实的层面对商品拜物教现象进行分析,意在揭示它不是一种需要革除的“虚假意识”,而是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商品生产”.要消融商品拜物教化的现代性难题,必须深入商品拜物教本身,从根本上变革私有制的商品生产方式,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意识形态批判.
推荐文章
康德与现代性
康德
现代性
同一性
主体性
审美自律
审美现代性
现代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意蕴的缺失及对策
现代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意蕴
现代性与当代建筑的思考
现代性
现代建筑观
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城中村改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商品拜物教之现代性意蕴
来源期刊 云南社会科学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商品 拜物教 物化 现代性 商品生产方式 意识形态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经济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F0-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凯荣 54 145 8.0 9.0
2 汪光晔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商品
拜物教
物化
现代性
商品生产方式
意识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社会科学
双月刊
1000-8691
53-1001/C
大16开
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
64-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5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