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大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具有农业伦理学之度的“时宜性”、“地宜性”和“尽地力”特征,对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构成中国农耕文化具体表现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伦理观已广播人心,使中国的农耕文化和种植业经久不衰、永续发展.但是,当前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化肥农药无序使用、土地生产潜力不断下降的问题,迫使我们重新认识种植业的伦理观,即如何继承传统农业的伦理观,正确把握种植业的伦理学之“度”,促进种植业伦理学容量的扩增,以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全面梳理中国传统农业伦理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农业是实现种植业伦理学容量扩增、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养殖业的农业伦理学之度
农业伦理学
伦理学之度
养殖业伦理
生态养殖业
环境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启示
环境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价值
生态平衡
医院的医学伦理学教育
医院
医学伦理学
教育
生命伦理学本土化之文化思考
生命伦理学
本土化
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种植业的农业伦理学之度
来源期刊 草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农业伦理学 伦理学之度 种植业伦理 生态农业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9-2305
页数 7页 分类号 S-02
字数 98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8-009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继周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75 1731 24.0 40.0
2 董世魁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108 2024 25.0 40.0
3 张静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70 226 7.0 10.0
4 方锡良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16 36 3.0 6.0
5 杨明岳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业伦理学
伦理学之度
种植业伦理
生态农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科学
月刊
1001-0629
62-1069/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54-5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750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