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规定的黄土湿陷系数计算方法存在不足,且试验压力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分析了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测定方法,针对目前试验过程中上覆压力的取值及湿陷系数的计算提出新观点,分析了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存在的差别及安全性,并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湿陷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目前采用试验上覆荷重存在不合理性,所得到的湿陷系数值偏低,湿陷系数计算方法采用原始高度h0作为变形基准,与现场实际条件不符,尽管试样回弹变形很小,但从湿陷系数的定义和计算结果对比看都应该考虑这一因素,湿陷性土试样在上覆压力作用下的变形量远小于在水作用下的变形量,这也充分说明水是诱发湿陷变形的主导因素.
推荐文章
增(减)湿时黄土的湿陷系数曲线特征
湿陷性黄土
增(减)湿变形
湿陷系数曲线
单线法
双线法
原状土
单轴压缩试验
湿陷性黄土试验方法探讨
黄土
湿陷系数
试验方法
关于黄土湿陷性评价和剩余湿陷量的新认识
湿陷性黄土
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
湿陷量的计算值
剩余湿陷量
深度修正系数
湿陷系数阈值
结构性黄土湿陷性指标室内测定方法的探讨
结构性黄土
湿陷线
湿陷性指标
土工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测定方法探讨
来源期刊 土工基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湿陷系数 上覆压力 试验 计算方法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测试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6,3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4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向庆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陷系数
上覆压力
试验
计算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工基础
双月刊
1004-3152
42-1151/TU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