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及电针结合脑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内质网应激反应(ERS)相关蛋白转录激活因子6(ATF 6)、肌醇需求酶1(IRE 1)、X盒结合蛋白1(XBP 1)、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的影响,探讨电针结合脑内注射VEGF对CIRI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VEGF组、电针+VEGF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CIRI模型.VEGF组及电针+VEGF组大鼠于造模完成24 h后,向侧脑室内注入10 μLVEGF(0.025 μg/μL).电针组及电针+VEGF组电针“百会”、左侧“曲池”“足三里”,1次/d,每次30 min,共14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CIRI区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梗死区组织ERS相关蛋白ATF 6、IRE 1、XBP 1、CHOP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梗死区组织ATF 6、IRE 1、XBP 1、CHOP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VEGF组、电针+VEGF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电针组、VEGF组比较,电针+VEGF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IRI区域尼氏小体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VEGF组、电针+VEGF组CIRI区域尼氏小体数均明显增多(P<0.05);与电针组、VEGF组比较,电针+VEGF组尼氏小体数明显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IRI区域ATF 6、IRE 1、XBP 1、CHOP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纽、VEGF组、电针+VEGF组CIRI区域ATF6、IRE 1、XBP 1、CHOP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电针组、VEGF组比较,电针+VEGF组ATF 6、IRE 1、XBP 1、CHOP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结合脑内注射VEGF可促进CIRI组织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S相关蛋白ATF 6、IRE 1、XBP 1、CHOP的表达有关,且其效果比单纯电针或单纯脑内注射VEGF更具优势.
推荐文章
匹诺塞林对脑缺血再灌注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匹诺塞林
内质网应激
脑缺血再灌注
GRP78
CHOP
ATF4
XBP-1
银杏内酯注射液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内质网应激和自噬
银杏内酯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内质网应激
自噬
低氧预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再灌注损伤
内质网
应激
大脑皮质
低氧预适应
脑心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保护作用
脑心通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结合脑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ATF6、IRE1、XBP1、CHOP的影响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 电针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 脑内注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机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6,359
页数 7页 分类号 R24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2/j.1000-0607.1709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莹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31 206 9.0 13.0
2 李学智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5 266 9.0 14.0
3 张永越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5 7 2.0 2.0
4 龙飞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9 46 4.0 6.0
5 吴家鹏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2 3 1.0 1.0
6 马琳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5 21 3.0 4.0
7 姚太万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8)
共引文献  (174)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2(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
电针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
脑内注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