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后世"悲秋"主题的奠基之作,审美方式视野下的《九辩》解读,可以分三个层次。首先,描述了直觉式审美中字词的铺排化,自称词的多样化,形容词的修饰化以及句型的复杂化;其次,罗列了物象式审美中的动物意象、自然意象和"人为"意象;最后,讨论了情感式审美中仕途失意的苦闷、旅途无朋的孤独和生命忧患的沉思。这一审美方式的解读,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史解读,能够展示《九辩》的美学价值。
推荐文章
从审美方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审美方式
中西文化
差异
原因
意义
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
民族声乐
审美特征
表演
文化内涵
字正腔圆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审美教育方式研究
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审美教育
受众审美视域下互联网对文学认知的影响
互联网
网络文学
受众审美
文学认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审美方式视域下的宋玉《九辩》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九辩》 直觉式 意象式 情感式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6
页数 2页 分类号 I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延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九辩》
直觉式
意象式
情感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